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、全区移风易俗工作先进村,也是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近年来,徐坪村将“文明创建”作为有力抓手,通过完善基础设施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,持续擦亮“全国文明村镇”品牌,让农村增“颜值”、提“气质”、升“品质”。
近年来,徐坪村先后争取资金2137万元,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1处休闲活动公园和文化广场,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,村道硬化25公里,实施农村人饮和户户通工程,自来水入户率和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%。同时,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,组建了一支环卫队伍,定期清扫村庄卫生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,为文明村镇创建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。
“我们住着新房子,出门就是水泥路,村里还建了小广场,农闲的时候跳跳广场舞,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。”村民李晶说。
同时,徐坪村整合村级党员活动室、村级文化广场、村级图书馆、儿童照料室等场地,着力打造“党群服务+文明实践”综合体,切实打通了宣传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有空闲时间时,我就会来村里的图书馆看看关于养殖业、种植业、法律方面的书籍,学习知识。”村民田世民说。
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同时,徐坪村大力发展种殖养殖、劳务等产业,夯实群众增收基础。打造科学化养牛示范户15户,全村肉牛存栏量1000余头;培育壮大2000亩红梅杏、1000亩红葱和1000亩小杂粮“三个千亩”特色产业基地;联合县就创局培训一批有技能的农民工,全村劳务输出突破1000人次,人均年收入5万元;守住“万亩粮食安全底线”,每年确保种植春小麦3000亩以上、玉米4000亩以上、其它粮食3000亩。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00元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“徐坪村以全国文明村为契机,聚力美环境、促文明、树新风,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文化惠民工程、移风易俗建设等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不断提升徐坪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徐坪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军说。图为史店乡徐坪村村容村貌。(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文/图)